【必备】小学美术教案四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学美术教案4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方面:通过教师示范和学生优秀作业展示,让学生了解有“关”飞的原理,通过分析飞机会飞的技巧,让学生掌握制作的技能。
2、过程与方法方面:感受合作制作带来的愉悦,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会交往,掌握合作学习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通过本课的学习,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
【重点难点】创造性地进行会飞玩具的制作。
【设计意图】借助“鸟的翅膀”,引导学生了解“飞”的原理,让学生在对翅膀添加创意设计过程中培养创新意识,并激发对科学的热爱。
二、教学实录
1 、谈话导入
通过情景创设,将学生引入课堂,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给学生拓宽了知识面,激发了学生对“飞”的好奇心。 (出示课题:会飞的玩具)
2、探究学习
A、提升体验:
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些玩具,想看看吗?请每个同学从盒里拿出一个.边看边想,小组内轻声交流:它的形状什么样的?上面翅膀
是怎样的啊?摸上去什么感觉?这个看上去又象什么?(学生欣赏玩具,互相交流)
师: 你们觉得它们“妙”在哪儿啊?
生:?
师:对啊,翅膀有直的,有曲的,还有条状的.真是千姿百态,色彩斑斓啊!
B、创造设计:
1 、欣赏
师:这些美丽的画纸除了自身很美,我们还可以把它制作成我们可玩的玩具呢!
瞧:出示纸做的飞机。
(师生一同玩纸飞机。玩具是学生们最感兴趣的,也是最能调动他们兴趣的,“转转飞”对于学生来说是很希奇的,对于怎么玩,学生们更是不明白,由此在激起学生玩的热情同时,也激起了学生研究学习的欲望)
师:好玩吗?除了这好玩的,还可以用它们制成各种精美绝伦的会飞的玩具呢?(一同欣赏实物玩具)
师:好看吗?其实用纸做的玩具不仅仅这些还有更多呢!(播放多媒体欣赏,来拓宽学生的视野)
制作步骤
师:如果是你来制作这些,你准备怎样一步步的来创作呢?(板书:选材—构思—制作—组合—调整—试飞)
师:刚才咱们不仅仅欣赏了这么多美丽的作品,还掌握了制作方法.现在你们想自己也创作一个好吗?
C、学生学习,教师巡回辅导(分发作业要求板)
师:接下来同学们就用老师提供的材料,根据作业提示板上的要求小组制作.一件或几件你们自己喜欢的作品,哪一组的同学分工最有序,合作最默契,作品最新颖独特,那你们就有机会打开这个魔术盒,最先了解到我们这里有哪些同学20年后能成为著名的创作家,科学家。
三、评价作品
1 、自我评价
小组内学生互相介绍自己的作品。
每组推选一个最好的作品,派代表给大家介绍他的作品。
2、生生互评
让学生说出自己喜欢哪个作品,为什么?
3、教师评价
结合学生的意见评选出最佳作品。
四、展示学生作品
教师在学生作品展示这一环节中,根据当时情况要做到及时改变原来的教学预设,面向全体学生,给了每个学生一次展示的机会,其意义将是深远的。反映教师良好的教学机智,同时也反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实践不断提高的过程。
面向全体学生,给每个学生一次展示的机会,这是符合小学低年级学生的一般心理特征的。这是学生“自我实现的需要”。对于小学
低年级学生而言,他们往往呈现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现象。他们往往对自己的作品特别感兴趣,他们都希望自己的作品能被展示。如果让学生向同学介绍自己的作品,他们个个都争先恐后。在这一过程中,看似学生把自己的'作品介绍给了同学,实际是自我欣赏的过程,也是自我满足的过程。
因此,面向全体学生,给每个学生一次展示的机会。实际也是给了每个学生一次成功的经验。
五、教学拓展
同学们,美丽的“会飞的玩具”是来自你们的巧手,它们以奇特的形状,瑰丽的色彩和“转转飞”博得了同学们的赞叹.它们是大家雕琢而成的精品,经过同学们的智慧和巧手,创造出更多新颖独特的作品,我们每位同学只要善于观察,乐于思考,精于创作那你们都有机会成为未来的创作家。
(通过学生之间互相影响,相互感染,产生一种浓厚的艺术创作氛围,再加上音乐的烘托和教师的协助、鼓励,进一步增强了学生的创作信心。)
教学目的:运用彩泥和小棒等材料,搭建立体形构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教学重点:掌握利用线材搭建立体形的组合方法。
教学难点:构成式样美→观有创意。
教学过程:
一、看图讲故事导入新课。
1、看图(1):人们为了便于认识和研究星星,用线将星座里的星星联起来,是一幅幅生动的图画,
如我们在图片中看到的点联成线后的狮子座、大熊座等。
2、看图(2):比利时的原子球博物馆简介:
这个馆是由12个球形建筑物连接而成,设计独特。
3、揭示课题。
二、学生自学尝试搭建简单的立体形。
分别由两位学生上台来用泥球、牙签组构三角锥体、正方体。
三、教师示范,师生交流制作步骤。
1、准备统一的“点”和足够的“线”。
(搓出大小统一的泥球多个)
2、在垫板上组合平面形。
3、在平面形的基础上朝纵向、横向添加发展。(板书:平面形→简单的立体形→复杂的立体形)
四、利用制作成品和图启发学生的空间想象力,使其作品构成样时更丰富。
1、简单的几何形体与复杂的立体形比较。
2、图利启发:如线的平行排列,同一点上线成发射状排出等。
3、教材中学生作品的欣赏与启发。
五、提出作业要求,学生做做玩玩,教师辅导。
作业要求:运用彩泥和小棍,搭建出一种有趣的立体形。
六、作业展评,课堂。
教材分析
瓶子在人们的生活中的作用很大,它既有实用价值,又有欣赏价值。本课以瓶子为例,让学生在感官体验中初步接触对称图形;在尝试制作、欣赏、评述过程中增进对瓶子外形的了解;最后在创作瓶子、装饰瓶子、展示瓶子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创新思维。为了能让学生尽量地体验到“造型--—表现”的乐趣,感受到不同材料的装饰特点。我尝试对教材中提示学生使用的学具进行了改动,添加了生活中常见的叶子、花布、彩纸等作为学具。通过这些改动,让学生有机会接触生活中的多种材料,提高学生的感知力,激发学生的创作激情及对美术的持久兴趣。
教学目标
显性内容和目标:
1通过欣赏和感受活动,了解瓶子艺术的造型特点及其美化方法。
2掌握瓶子对称特点的折剪方法,能较顺利地剪出一个大小适合,造型好看的瓶子,并能进行美化与装饰。
隐性内容和目标
1,通过欣赏与感受活动,提高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培养他们热爱传统美术的情感。
2,通过折折,剪剪,画画,玩玩,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对美术活动的兴趣,体验创造成功的快乐。
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重点:瓶子特点及其艺术魅力的感受及瓶子对称造型剪法。使学生能创作出一个造型别致,图案,花纹,色彩好看的瓶子作品。
难点:剪对称瓶子时,如何使瓶子的大小及外行美观。(学生容易将很大的纸剪成一个很小的瓶子,造成材料的浪费)
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范作或图片,彩纸、彩笔、剪刀、胶棒(双面胶)
学生:常规用品,剪刀一把。课前学生们每六人分成一组围坐。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从前阿里巴巴发现了一个神秘的山洞。山洞里都有许多财宝,那你能猜猜还会有什么值钱的东西?(学生猜测)老师拿出一张课前准备好的范作“用素描纸做了一个破旧的大门,大门一带开里面是各式各样的瓶子(没有纹案没有颜色,只画出外轮廓线)”“孩子们这是什么啊”(“瓶子”)“各式各样的瓶子是不是?那你觉得这些瓶子漂亮吗?”(“不漂亮,什么都没有。”)
“光秃秃的是吧,那今天我们一起来给这些瓶子穿上漂亮的新衣服吧!”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漂亮的瓶子”(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为学生创造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生的兴趣。
在创设的情境中,引导学生主动的开展学习活动,逐步感受发现不同瓶子轮廓造型。
二、授新课
1、欣赏(播放课件)
a给学生欣赏各式各样的瓶子(如:酒瓶子、饮料瓶子、香水瓶、)
再欣赏我们中国传统的青花瓷。(注意瓶子上的纹案、对称图案不对称图案)
b了解瓶子的基本结构
瓶子口、瓶颈、瓶耳、瓶身、瓶底
2、示范
用折剪的方法剪一个对称的瓶子并且进行装饰
(老师在示范时要一边剪画一边讲解方便学生去理解,把一些学生在练习时容易出现的问题和一些学生不好理解的问题融入到作品中一边示范一边讲解这种直观的让学生更容易理解,要注意不能在范画中设定任何的限定来限制学生,以防阻碍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尽可能的为学生后边练习打基础,让学生可以更顺畅的去作业。)
3、欣赏小朋友的作品
好了,看了各式各样的瓶子、青花瓷等等老师的作品,我们再来欣赏一些同学的作品。我们一起打开书,老师现在给两分钟的时间来欣赏这些学生作品,同学们好好看看这些学生笔下的瓶子的外形纹案颜色等等。
三、学生练习
作业要求
一、瓶子的造型要新颖。
二、纹案要有创意,颜色丰富多变。
三、老师的音乐一开始我们就开始画,音乐一停就手背后做好。
大家都准备好了吗,好开始画。(响起音乐)
老师巡视个别指导,共性问题及时反馈,好的作品要及时展示。
四、 展示学生作品,互评、自评,老师总结
学生以组为单位一组一组的把作品贴到黑板上。
让学生选出自己喜欢的作品先说说好的地方再说说有什么不足,然后让这幅画的作者来说说自己的创作来源。
老师总结今天课上的主要内容,让同学们一起再来回忆一下。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转变角色,在情境中开展评价活动,体验学习乐趣。
教学目标 :
调查与了解:观察认识身边的树,查找了解树与人类的关系。植树
实践与创作:通过观察、回忆、大胆的想象,运用绘画的形式设计表现绿色家园中的树。植树
欣赏与评述:讲述课前收集到的树的资料,并能对自己和他人共同合作的树进行欣赏与合理的评述。
隐性渗透:培养学生观察的自觉性,以及主动调查收集资料的良好习惯。树立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爱护树木、保护好生态环境的思想,以及树立创建绿色家园的远大理想。
本课重点:了解认识身边的树,以及树与人类的关系,并尝试运用绘画的形式设计表现绿色家园中的树。
本课难点:共同合作完成的画面的构图美的处理。
课前准备:观察认识身边的书 收集树的资料
课件 剪刀 彩笔 蜡笔
教学流程与设计
一、了解——身边的树
教学设计
1、 观察认识身边的树,查找了解树与人类的关系
2、 认识身边的树。(课件展示)
3、 树的分类知识。(课件展示)
教学意图
通过课前的观察、了解认识身边的树,从而培养学生从身边熟悉的事物入手进行观察习惯的培养,以及培养学生收集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
二、认识——树的作用
教学设计
1、 通过课前的观察、了解、收集,汇报树对人类都有那些作用。
2、 思考:如果没有树,人类会怎样?(课件展示)
教学意图
树是人类的朋友,使学生认识到树以其特有的功能保护和改善着我们的环境……课堂上,师生通过各种方式的汇报展示,真正达到了资源共享的目的,极大的丰富了学生的知识以及视觉形象。
三、畅想——我们来植树
教学设计
1、怎样保护我们的家园?
2、你想怎样来做?
教学意图
树立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爱护树木、保护好生态环境的思想;启发学生大胆地想象,树立创建绿色家园的远大理想。
四、设计——绿化校园
教学设计
1、 我们共同设计完成绿化我们校园的任务。
2、运用绘画的方法,每人至少设计一棵树。
3、树的造型要美,树的排列要体现出秩序美。
教学意图
集体合作完成设计绿化校园的任务,感受集体力量的强大;培养学生热爱自己的校园,美化自己身边的环境,以及热爱校园生活的情感。
五、升华——保护树木
教学设计
1、 欣赏绿色的校园。
2、 共同探讨,合理安排构图美的处理。
3、 谈谈怎样保护我们身边的树?
教学意图
面对全体学生共同设计创作绿色校园,他们是多么的兴奋,同时感受到集体力量的强大!共同调整画面的组合,又培养了学生的构图的组织能力,并树立了保护树木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的思想意识。
板书设计 :
植树
让我们共同努力,创建绿色家园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