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 > 教案

大班中秋节教案

时间:2025-08-28 16:10:22
2021大班中秋节教案(精选12篇)

2021大班中秋节教案(精选12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1大班中秋节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班中秋节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听故事,了解中秋节的起源、日期及月饼的来历。

2、理解故事内容,可用自己的语言说明中秋节的起源等相关问题。

3、促进幼儿的创新思维与动作协调发展。

4、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节日故事《中秋节的起源》、日历。

活动过程:

一、讲述故事《中秋节的起源》:

我们的祖先以种田为生。他们每天清早很早就要到田里工作,有时翻松泥土,有时灌溉农作物,有时要除虫、施肥,真的很辛苦啊!一直忙到太阳下山,他们才能回家。

他们每年在春天播下种子,到了秋天便是收获的好日子,大家都高兴极了。一家大小分工合作,有的人到田里收割稻谷,有的人到果园摘水果,小孩子也会帮忙,把一束束的稻子搬回家,或者在树下收拾大人摘下来的果子。

到了农历八月十五,已是秋天了,秋高气爽,晚上的月亮又大又圆,家家户户会在一起庆祝丰收。大家团聚在一起吃晚饭,饭后就在屋前摆放大桌子,上面放满水果,聚在一起谈天赏月,品尝美食。后来,农历八月十五日成为了中国人的重要节日,相传这就是中秋节的起源。

中秋节吃月饼相传始于元代。当时,中原广大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统治阶级的残酷统治,纷纷起义抗元。朱元璋联合各路反抗力量准备起义。但朝庭官兵搜查的十分严密,传递消息十分困难。军师刘伯温便想出一计策,命令属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藏入饼子里面,再派人分头传送到各地起义军中,通知他们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义响应。到了起义的那天,各路义军一齐响应,起义军如星火燎原。很快,徐达就攻下元大都,起义成功了。消息传来,朱元璋高兴得连忙传下口谕,在即将来临的中秋节,让全体将士与民同乐,并将当年起兵时以秘密传递信息的“月饼”,作为节令糕点赏赐群臣。此后,“月饼”制作越发精细,品种更多,大者如圆盘,成为馈赠的佳品。以后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便在民间流传开来。

二、与幼儿讨论:

1、农作物到什么季节才会成熟呢?那时人们又忙碌些什么呢?(秋天。收割稻谷和摘水果)

2、丰收的时候,人们的心情怎样呢?会怎样庆祝呢?(高兴。全家人一起吃饭)

3、人们选定了哪个日子庆祝丰收呢?这个习俗成为了什么节日?(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

4、你认为在月饼里藏字条的方法有什么好处和坏处呢?(自由回答)

三、出示一个日历,请幼儿说出中秋节的日期,并请一位幼儿在日历上指出农历八月十五。

四、评价。

1、能较长时间专心听故事。

2、能说出中秋节的起源。

3、能说出中秋节的日期。

4、能说出传说中月饼的来历。

活动反思:

《中秋节的来历》是一个语言和社会领域的的故事活动。在课后我觉得我们学到的知识还是在社会领域的内容比较多,整体感觉幼儿对故事的内容并不是很感兴趣,但还是算接近目标了吧。

在上课时我借助了多媒体以及挂图等教具来帮助幼儿了解故事内容,其实对于中班小朋友的知识面来说大家都知道中秋节,但不知道中秋节的时期是八月十五,经过这次的学习,很多小朋友都认知了这一知识点,中秋节要吃月饼等。但关于中秋节的传说《嫦娥奔月》,幼儿却还是没怎么搞懂,我先请小朋友们欣赏一遍,来听出里面的人物,接着我指着挂图讲了第二遍故事。最后,我又讲了第三遍故事。

最后,在时间的紧迫下我结束了这节课,总体来说幼儿对中秋节还是有点了解的但幼儿对这个故事的内容还不是很了解,所以我会利用平时的时间多讲两遍这个故事来提问幼儿使幼儿加深对这个故事的了解。

  大班中秋节教案 篇2

活动设计背景

中秋节前,超市中各式各样的月饼琳琅满目,街上月饼加工点,浓郁的香味很远就能闻到,节日的气氛渐浓。但在孩子们眼里,这些传统节日只是放几天假,吃一些传统食品而已。幼儿对我国的传统节日了解甚少,尤其是节日中各种民俗民风形成的丰富的节日文化,它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引导学生探究我国的传统节日,并借此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是很有必要的。

活动目标

1、能仔细倾听录音《嫦娥奔月》的故事。

2、说说中秋节的来历、习俗。

3、感受传统节日的风俗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亲情、友情、乡情。

4、引导幼儿在故事中学习,感悟生活。

5、感受节日的快乐气氛,乐意参加布置环境的活动。

活动重点、难点

重点:目标1和2

难点:目标3

活动准备

歌曲《八月十五月儿圆》

《嫦娥奔月》的录音故事

活动过程

1、导入:用歌曲《八月十五月儿圆》导入活动主题

2、倾听《嫦娥奔月》的录音故事

3、引导幼儿说说中秋节的习俗,大人,小孩怎样过中秋节。

4、说说课本里的小动物怎样过中秋节?并着重认识“中秋节、团圆”这两个词。

5、老师讲解中秋节的象征意义:中秋节是一个美好、团圆的节曰。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

6、结束:老师,幼儿一起唱歌曲《八月十五月儿圆》

教学反思

1、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选择这一主题活动正符合幼儿对传统节日认知的需要,幼儿所熟悉、感兴趣的,又是具有教育价值的。

2、在活动实施的过程中,是我做了充分的.准备,所选的歌曲和录音故事

作为学习的主体始终贯穿于活动的整个过程,歌曲和故事熟悉、有趣,所以幼儿的比较喜欢,参与性强。

3、幼儿能简单、流畅讲述中秋节的习俗,很好的培养了幼儿的语言能力。

  大班中秋节教案 篇3

活动设计背景

幼儿年年都吃月饼,但不知道为什么要吃月饼以及吃月饼的意义。这一活动就是为了让幼儿了解这些,同时通过说唱的形式,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幼儿了解中秋节这一团圆节日要给远在外地的亲人打电话。

活动目标

1、让幼儿仔细观察图片,理解作品要表达的情感。

2、让幼儿知道中秋节是我国民间团圆的节日,了解中秋节的习俗。

3、让幼儿回忆并流利地表达自己对节日的感受。

4、体验和大家一起过节的快乐。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教学重点、难点

让幼儿流利地表达自己 ……此处隐藏1891个字……制性的左右他们的想法,这样更能促进儿童的身心的全面发展,增添学习的兴趣,激发创作的欲望,享受其中的乐趣。不足之处是我应该给孩子提供充足的操作工具,让孩子信手涂鸦、制作,无意中会充实孩子的学习经验,让孩子们拥有一个从容自信的心态促进他们良好的发展。

小百科:月饼圆又圆,又是合家分吃,象征着团圆和睦。古代月饼被作为祭品于中秋节所食。

  大班中秋节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和有关习俗;体验分享祥和的欢乐。

简单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其全称、日期和意义。

知道节日时人们主要的庆祝活动。

活动准备:

月饼,各种水果。

活动过程:

1、环境创设。和幼儿一起布置中秋的大型壁画,其中有月亮的变化、宫灯,月亮的传说故事。

2、讲有关中秋节的传说。强调中秋节是丰收节,团圆节。

3、"团团圆圆过中秋"。摆上月饼和水果,师生一起品尝。

4、请幼儿晚上与家人一起观赏中秋的月亮,并讲一个关于月亮的故事或教给幼儿一首有关月亮、中秋的古诗。

5、谈话:"我家怎样过中秋"。把父母讲的故事或诗歌告诉大家。还可开展想象性谈话:"神密的月亮"等。

6、表演游戏:"到嫦娥姑姑家做客"。幼儿自愿分组,商讨怎样表演,分配角色(嫦娥、白兔、太空人、宇航员等)。制作道具,进行表演。其余幼儿当观众。互相轮换。

教学反思

活动的开展,不仅让幼儿了解了中国传统节日的许多习俗,更让幼儿学会了分享,提高了对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兴趣,加深了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大班中秋节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使幼儿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和有关习俗。

2、初步激发幼儿对民族文化的兴趣。

活动准备:

1、月饼、各种水果。

2、关于中秋节的挂图,主要内容包括月亮的变化、宫灯、嫦娥奔月的故事情节。

3、家长将一个关于月亮的故事或教给幼儿一首有关月亮、中秋的古诗。

活动过程:

1、讲述一个中秋节的传说。

今天是中秋节。中秋节是丰收节、团圆节。

八月十五这一天,月亮最圆、最亮,人们看到圆月就会联想到一家人的团聚,所以又把中秋节叫做团圆节。过节吃的月饼也被做成圆形的,像月亮一样。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粮食丰收,水果丰收,所以中秋节也叫丰收节。

2、团团圆圆过中秋,摆上月饼和水果,师生一起品尝。

(1)请个别幼儿讲一个关于月亮的故事或念一首有关月亮、中秋的古诗。

(2)讲述活动:神秘的月亮,启发幼儿讲述节前、节后月亮的大小变化情况。

(3)教师讲述嫦娥奔月的故事。

(4)大家品尝月饼、水果等食物。

  大班中秋节教案 篇10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让幼儿初步了解中秋节的来历,知道中秋节是我国传统的团圆节。

2、体验与同伴老师一起过节的快乐。

3、愿意积极参加活动,感受节日的快乐。

4、知道节日时人们主要的庆祝活动。

活动准备:

场地布置制作材料的准备表演节目的准备

活动形式:

全园集体活动

活动流程:

节日—园长致辞—欣赏故事—制作月饼—师生节目表演(分享石榴)—亲子分享月饼。

活动过程:

(一)介绍节日

向幼儿介绍有关中秋节的来历,让幼儿知道农历8月15日是中秋节。

(二)园长致辞

(三)欣赏故事

听故事"月亮姑娘做衣裳",了解月亮是不断变化的。

讨论:为什么月亮姑娘的衣服总是穿不下。

(四)制作月饼

1、中秋节吃什么?

2、老师示范做月饼。

3、幼儿动手做月饼。

师生表演

学前班—大班—中班—蒙式班

亲子分享

人员安排:根据情况自行拟定

教学反思:

中秋佳节是我们中国一个传统的重大节日,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是孩子们观赏月亮,品尝月饼,学习分享的大好时机。

  大班中秋节教案 篇11

活动目标

1、幼儿初步了解中秋节,知道为什么要过中秋节,什么时候开始过中秋节。

2、幼儿能够通过多种渠道来收集资料,并学会分享交流资料。

活动准备:

请家长帮助幼儿收集关于中秋节的资料,以及一些中秋节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导入。以谈话的形式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我们国家有那些节日吗?

二、向幼儿介绍中秋节,包括时间,来历。

1、教师请幼儿介绍,并请其他幼儿倾听从中知道了哪些,与别人有哪些不同。

2、教师介绍自己的材料,使幼儿了解中秋节的来历。

三、扩展幼儿经验,并介绍中秋节的习俗,让幼儿了解更多。

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中秋要吃什么吗?

师:除了吃月饼,我们还干什么呢?

四、教师像幼儿介绍获取资料的方法。

师:"呀,小朋友了解那么多知识,那你是从哪里了解到的?"

1、幼儿交流自己获取知识的渠道。

2、教师帮助幼儿总结从哪获取知识:方法及渠道。

五、活动延伸

1、幼儿继续搜集各种各样的月饼

2、幼儿尝试制作月饼六、活动结束,幼儿回家向家长分享今天的所得。

  大班中秋节教案 篇12

活动目标:

通过活动,让幼儿了解中秋节也是水果丰收的节日。

通过家庭小组式竞赛活动,促进亲子交流,增进幼儿与父母之间的感情,体验节日的快乐。

活动准备:

小组号牌 自带水果 一次性塑料 刀具 盘子等

活动过程:

一、教师介绍活动的意义秋天是水果丰收的季节,在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坐在月下不光赏月还要品尝月饼和各式丰收的水果,感受生活的富足。

二、介绍游戏规则:

今天我们的家长也带来了丰富的水果,我们先来介绍一下(个别家庭介绍自己带来的水果名称,基本特性)现在我们将举行一个制作水果拼盘的大赛,活动规则如下:

1、以三个家庭为一小组,发放号牌。

2、在规定时间内,不但要比造型还要比桌面整理。

3、幼儿参与性将作为优先评奖标准。

4、奖项有:配合默契大奖和造型奖。

三、水果拼盘比赛教师注意进行部分协作,其他班教师记录并进行评奖。

四、评选与品尝活动颁发奖状,互相交换品尝水果拼盘。

五、教师进行今天活动的小结

你们今天这个中秋节过的怎么样?(请幼儿说一说自己的感觉)你还知道哪些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呢?你喜欢过这些节么?

《2021大班中秋节教案(精选12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